多测师是一家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,强大的师资团队,业内好评甚多的接口自动化测试培训机构!

17727591462

联系电话

您现在所在位置:接口自动化测试培训 > 新闻资讯

RobotFramework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

更新时间:2021-10-18 02:46:49 作者:admin 浏览:460

RobotFramework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

  RobotFramework是一款python编写的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。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,支持关键字驱动,可以同时测试多种类型的客户端或者接口,可以进行分布式测试执行。主要用于轮次很多的验收测试和验收测试驱动开发(ATDD)。

  对于公司层面:现在市面上很多都要求app、web自动化,但是浅层面的都是基于UI自动化,对很多产品来说基于UI的自动化脚本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出现找不到定位元素而错误,且版本更新迭代快,脚本维护成本高,此时可以进行接口自动化测试,通过保证接口逻辑,数据传输正确,提高产品的质量。

  本文简单的介绍下通过Robot Framework做一个简单的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过程,包括环境准备和简单的一个接口自动化测试实例。

RobotFramework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

  环境准备

  1.安装依赖的库:requests、requestsLibrary

  1.1使用python2的pip安装requests。

  1.2使用python2的pip安装requestsLibrary。

  2.RIDE的测试套件上导入接口测试脚本依赖的库library

  接口自动化测试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:

  1.接口分析:拿到一个接口,先分析接口的组成和参数含义(一般公司内部都会有接口平台或者可以找开发提供接口数)

  2.编辑脚本:通过关键字编辑脚本内容,除了编辑接口请求的脚本基础上,加上必要的断言脚本,验证请求的结果

  3.运行脚本

  4.测试报告

  接口分析

  接口的请求方式比较常见的是post和get请求。如果公司没有规范的接口文档,可以通过charles抓包分析接口的相关入参和规则,或者请教对应的开发给出各个参数的含义。

  接口请求url:

  http://【域名】

  /mmcapiproxy//action/fcar/extensionApplyResultNotice

  请求方式:post

  入参:(通过charles获取的数据)

  _en=00、

  q={"saleNo": "SO1810251683600","extensionNo": "2504573445104","result": 1,"msg": ""}

  c=400

  v=100

  脚本说明

  1.首先使用关键字create session创建一个会话,连接到服务器的host,脚本格式:

  2.通过关键字creat dictionary创建一个变量${header},用于存放请求的头文件

  3.通过关键字creat dictionary创建一变量${param},用于存放多个入参

  4.通过关键字post request(如果是get方式,则使用关键字get request)发起请求,并将请求的结果返回给变量${response}

  增加断言

  为了验证请求是否成功,需要通过增加断言来验证,一般会断言请求状态码或者响应结果。

  思路:

  将接口请求结果的返回值存储到字典dictionar内

  通过关键字should be equal/ should be equal strings匹配返回值,如果一致,则表示通过,否则表示失败

  脚本解析

  1.将请求返回值转换成json格式,${response.json()}

  2.将转化后的返回值赋值给变量${r}

  3.从返回值内取出代表接口运行成功的字段code,赋值给变量${code}

  1.从开发那得知,若code=1,则表示接口运行成功,故使用关键字判断变量${code}=1

  脚本运行成功结果:

  如果开发设定code值是string类型,则需要使用关键字:should be equal strings

  随着自动化测试成为测试工程师必备技能之一。拥有了该项技能在面对功能、模块日趋复杂和迭代频繁的软件开发项目时,测试人员可以从容不迫的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。本文基于此种考虑,结合作者在项目中的实践分享了接口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几点感悟,希望对想要迈入和初步迈入的自动化测试领域的同志们有所帮助。

  以上是关于RobotFramework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的介绍,由多测师亲自撰写。https://www.aichudan.com/

联系电话

17727591462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