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化测试发展建设
更新时间:2022-02-16 09:40:15 作者:多测师 浏览:214
脚本发展阶段:
1、 线性脚本,即,现在工具纯录制产生的脚本,从上到下,没有逻辑判断,代码量大,维护困难。
2、 结构化的线性脚本,基于线性脚本上,增加了一些逻辑语句,可以循环操作或者判断操作,提供了一些代码效率,但还是维护量大。
3、 基于配置文件的脚本,在以上脚本的前提下,增加了共用的配置脚本,将一些变化量大的参数提取共享,降低了一些维护量。
4、 数据驱动脚本,即基于以上脚本,将可变数据流提取出来,测试逻辑不变,这样可以不同数据驱动测试一些测试功能点相同的测试,一定程度上提高维护性,降低了脚本数量。其实也就是结构化线性脚本的发展,只是将数据变量用数据库概念替代了。
5、 关键字驱动脚本,即将一些共性的测试功能点提取成为关键字,然后测试脚本共享关键字,这种方式也是从复用性上考虑。
框架产生阶段:
6、 等脚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测试框架产生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统一管理这些封装库,快速帮助生成脚本以及对脚本结果生成和管理的方式。
平台产生阶段:
7、 等框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测试平台产生的作用就是从整体上把控测试流程,彻底将自动化测试作为一个公司的软件产品进行运营。
测试设计阶段:
8、等自动化测试应用到一定规模后,进而引导测试设计的发展,因为业界的一个测试理论“杀虫剂”理论,即产品会对自动化测试产生抗体,事先设计好的测试不会起到真正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,最多也就是保证产品质量,因此引入模型驱动脚本,即基于测试场景的封装,然后用图的思想去自动组装、部署各个场景,驱动不同测试。
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了自动化测试发展建设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接口自动化测试相关知识,请关注多测师。https://www.aichudan.com/xwzx/
上一篇:自动化需求的奋斗心得
下一篇:自动化测试发展沉淀